8月末,枣期货下跌到9600元/吨支持位后,停止下跌反弹,价格一度反弹到10300元/吨附近。 这次反弹的逻辑主要是7月中旬以来,随着CJ2009合同接近交付,在巨大的交货单压制作用下价格暂时下降到7000元/吨左右,对远月合同价格形成了牵引。 在CJ2009进入交割月之前,持仓量持续下降,价格逐渐开始稳定,远月合同价格需要修复。 与此同时,从8月末到9月初,枣进入中秋节、国庆节2节消费季节,枣实物产量一齐上升,需求的恢复对枣的期待价格产生了一定的震动。 不仅如此,9月初,新疆逐渐放开疫情管理,迄今受物流限制而无法运往内地的红枣开始逐渐销往内地,这不仅缓解了产区的供应压力,而且对新疆红枣实物产生了振动。 供给比要求更难改 另一方面,随着下游中秋节、国庆节需求旺季的备用品结束,短期现货成交明显出现淡薄的迹象。 另外,最近很多企业采用直播带货的销售模式,想用新的销售模式增加产品的销售量,但实际销售量相对有限,很难为企业的销售做出明显的贡献。 另一方面,从10月末到11月初,新枣集中上市,现货价格进入季节性低点,这对枣的期待价格形成一定的抑制作用。 另外,现在枣库存比往年高,现货市场货源充足,一些中小企业迫于偿还贷款和收购新枣回收资金的压力,最近开始降价,出售质量差、不值得囤积的枣回收资金。 因此,第四季度枣现货市场面临着新枣集中上市和陈枣库存高的双重压力。 田园管理得不好 受疫情影响,7-8月新疆自治区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,严重影响了南疆主产区农户对枣树的田园管理。 据调查,枣树生长期间,由于没有施肥和喷洒农药,部分地区发生红蜘蛛等害虫,可以吃枣树的叶子,另外部分地区没有除草,因此枣园杂草丛生。 总之,今年红枣主要产区的天气状况良好,但受疫情管理的影响,7-8月枣树得不到比较好的田园管理,今年红枣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影响。 因此,在枣下树之前,市场可能会炒了它。 另外,随着气温的下降和年末的临近,后续枣的需求逐渐变暖,这种温暖的趋势在春节之后继续,届时将支撑枣的价格。 不仅如此,考虑到今年是扶贫攻防任务的最后一年,以及受疫情影响,枣滞销,市收购政策有大概率持续、力度扩大的趋势,这也在短期内支持枣的期待价格。基于以上判断,笔者认为红枣后期有先炸后抑制的倾向,短期内持续下跌的空间非常有限。 从长期来看,在库存高、新枣集中上市的背景下,枣整体供给很难改变超过需求的结构。 短期来看,受疫情影响,枣的田园管理不好,影响枣的产量和品质,可能引起市场的担忧情绪。 因此,短期内枣会变得势均力敌或强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