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期涨幅过大,利润终结盘增加,疫情影响原油和汇率趋势,国内油脂价格被高位召回。 全球油脂供给的严峻结构没有变化,油脂基本面没有大的变化,预计持续的召回幅度有限。 美国大豆的出口销售很强,但新季节大豆开始收获,市场供给预计会增加,欧洲疫情再次蔓延,市场恐慌加剧,本周美国大豆的期待价格急剧下跌。 中国大豆的需求很大,除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执行需求外,还计划继续购买美国大豆,米豆的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。 国内豆粕价格有良好的需求支撑,预计将继续高位振动。 丰收游戏出口美豆高位运行 美国大豆的收获逐渐展开,丰收压力抵消了中国强烈的购买需求发展,欧洲疫情再次到来,本周美国CBOT大豆的期待价格急剧下跌,但依然处于高水平。 本轮美豆的期间价格最高超过170美分/蒲式耳,基金的持有量也从2012年以来上升到上位,后期持续上升需要新的动能,预计短期的上位振动。 根据农业部的作物进展报告,截至9月20日,美国18个主要生产州大豆的生长优良率为63%,与上周相同,超过去年同期的54%。 美国大豆的收获逐渐展开,周美国大豆的收获率超过去年同期的2%,与过去5年的同期平均持平。 9月15日以后,巴西大豆的播种作业相继出现,市场上预计巴西大豆的播种面积会大幅增加,但受拉尼娜天气的影响,巴西南部的天气干燥,不利于播种作业。 巴西大豆基本销售殆尽,没有价格优势,中国企业继续购买美国大豆,美国大豆出口需求良好。 截至9月10日,2020/2021年度美国大豆累计出口销售3234万吨,远远超过上年度同期的1118万吨。 其中,向中国出口1736万吨,远远超过去年同期的166万吨。 每周向中国出货大豆109万吨,上周出货94.3万吨。 未装船数量为1578.2万吨,去年同期为125.3万吨。 9月3日以来,农业部连续13个工作日向中国销售大豆,累计向中国销售319.1万吨大豆,另外向未知目的地销售191.75万吨大豆,表明大豆的需求非常强。 巴西大豆的出口出货量显着减少,现在巴西大豆的报价已经高于米豆,美国大豆有出口竞争的优势,中国的需求转向美国,除了中美经贸协议的执行,米豆的出口前景良好,支持价格豆粕需求的好价格是坚挺的 9月23日,沿海地区43%蛋白豆粕的实物估计为3070~3150元/吨,周环比上涨了40~60元/吨。 其中,华北地区为3100~3120元/吨,华东地区为3060~3130元/吨,华南地区为3070~3120元/吨。 豆粕价格高位震荡,贸易商采购谨慎,成交一般。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,8月份全国饲料产量为2296万吨,比上个月增加4.8%,达到14.9%,是2017年10月以来的单月最高产量。 其中,猪饲料产量749万吨,环比增加6.9%,比上年增加46.3%,连续3个月同比增加。 母猪饲料比上年增加93.4%,连续7个月增加。 现在生猪生产持续恢复,生存栏中能繁殖的母猪比较高,饲料原料上升提高商品材料的使用量,共同持续增加猪饲料,未来猪材料成为饲料增产的主要增长点,有利于长期豆粕消费需求。 上周国内大豆压榨量大幅恢复,但因为饲料养殖企业的节前准备品,提货速度加快,豆粕库存连续3周下降。 9月21日,国内主要油厂豆粕库存105万吨,环比减少4万吨,环比减少12万吨,比去年同期增加30万吨,比过去3年同期平均增加19万吨。 预计到10月为止大豆的抽水量和压榨量依然很大,豆粕库存持续下降的空间有限。 米豆期货价格在中国的强烈购买推动下上涨到2年以上的高位,大豆进口成本上涨豆粕价格支持。 大豆到港口的量巨大,但需求良好,油厂的库存压力比预想的小,豆粕的现货价格高位运行。 最近欧洲疫情再次蔓延,商品价格整体减弱,或压迫豆粕价格,预计短期内国内豆粕价格会发生振动调整,后市依然依赖于米豆的趋势。 椰子油的库存依然有很低的行情支撑 9月24日,国内沿海地区24度棕榈油报价集中在6600~6650元/吨,周环比上涨50~80元/吨。 其中天津地区6600元/吨,江苏张家港地区6650元/吨,广州地区6600元/吨。 棕榈油价格高位运行,贸易商采购谨慎,成交一般。 据监测,9月23日,国内沿海地区食用棕榈油库存总量约32万吨(含工褐色约43万吨),环比减少2万吨,环比减少2万吨,比上年减少23万吨。 其中天津6万吨,张家港8万吨,广东10万吨。 本周进口的棕榈油向港口减少,但需求良好,港口库存再次下降。 9月23日,马来西亚10月份船期24度棕榈油CNF估计为800美元/吨,到港纳税成本为6560元/吨,周环比上涨195元/吨,比2101合同高出425元/吨。 上周棕榈油进口利润改善,国内贸易商积极购买。 根据不完全的统计,上周国内追加了21艘24度棕榈油购买船。 预计10月将向港口进口60万吨棕榈油,11月向港口进口65万吨,进口增加限制库存下降。据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协会(GAPKI )介绍,7月印度尼西亚棕榈油及棕榈仁油产量为423万吨,环比下降6%。 棕榈油(包括精炼制品)出口313万吨,超过6月份的277万吨,超过去年同期的292万吨。 因为对中国和中东的出口增加了。 国内棕榈油消费比上个月增加7%,达到143万吨,主要受到生物柴油项目的支持。 7月末棕榈油库存362万吨,环比下降8%。 根据SPPOMA数据,9月1日至2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比上个月减少1.1%。 根据装船机构的SGS数据,9月1~20日马来西亚的棕榈油出口量为104.7万吨,比上个月同期增加了17.6%。 产量增长不如预期,出口需求良好,库存涨幅有限,预计棕榈油价格多。 欧洲疫情再次严重,原油价格大幅下跌,市场恐慌增加,马盘期待价格追随其他商品大幅召回,供求基本面没有恶化,预计下跌空间有限。 国内棕榈油到港量少,菜豆棕榈价格差异迅速扩大,棕榈油消费需求良好,维持库存低水平,供应偏向的结构没有变化,因此提出棕榈油基础差异的估计。 油脂市场价格总体强劲,星期二油脂价格全线召回,但国内基本面依然良好,跌幅有限,棕榈油价格预计维持振动结构。 资金利益平仓大豆油价格召回 9月23日,沿海地区一级大豆油市场报价为7350~7450元/吨,周环比上涨200~250元/吨。 其中,华北地区为7350~7380元/吨,华东地区为7380~7400元/吨,华南地区为7400~7450元/吨。 大豆油价格大幅下跌,商家前景加深。 上周,国内主要油厂的大豆压榨量大幅上升,大豆库存下降。 据监测,上周末全国主要石油工厂进口大豆的商业库存为720万吨,比上周同期减少33万吨,比上个月同期减少5万吨,比去年同期增加97万吨。 根据船期监测,9~10月大豆的抽水量均为850万吨左右,随着大豆的抽水量下降,大豆的压榨量维持高位,预计后期大豆的库存将逐渐下降。 9月22日,全国主要油厂大豆油库存133万吨,环比增加6万吨,环比增加21万吨,比去年同期减少2万吨,比近3年同期平均减少15万吨。 到10月末大豆的抽水量依然很大,大豆压榨量维持在很高的水平,随着节前的小包装准备结束,大豆油的提货速度预计会变慢,大豆油的库存将继续上升。 最近,国外许多新冠引起的肺炎疫情日益严重,市场担心发生二次疫情,国际原油价格下降,制约了油脂消费的复苏。 米豆的价格下降到高位,成本支撑力减弱,还有节前小包装准备结束,需求下降大豆油库存上升,一切都控制大豆油的价格。油脂价格大幅上升后,资金利益平仓意志坚强,短期内大豆油价格将被召回,但在全球油脂供求紧张的背景下,预计召回空间有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