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总量来看,近年来国内甲醇生产能力的年投入量在500万吨左右,但预计2020年投入总量将接近900万吨。 这是今年甲醇软弱的重要原因之一。 虽然可以从已知的装置推测将来的产能投入节奏,但预计明年的产能投入量将在600万吨以内。 这意味着现在我们有可能站在产能循环的拐点上。 2010年以后,甲醇进口量持续下降,期间曾经出现过大规模出口,但这几年,甲醇进口量逐年上升,现在从14年352万吨的纯进口量突破了1000万吨。 预计2020年将突破1100万吨。 这个量被认为是市场的共识,显然在1100万吨以下会引起价格的重新评价。 上半年甲醇极度腐烂,当时我们在考虑破坏了多少生产能力的成本。 当时国内天然气成本被打破,国内山东、鲁南外以甲醇成本被打破。 接下来轮到生产性高的西北甲醇企业,有可能顺便接触进口甲醇成本线。 这样下去甲醇肯定会不足,所以从5月开始我们的观点一直振动很多。 9月以来,市场经历了修复,认为第四季度持续上涨的概率更高,但基本面脆弱,国内外供给持续增加的话,价格可能会是暂时的。 接近生产能力循环拐点 密集生产主导行情下跌了 今年上半年,全国生产了很多甲醇装置,技术改良后生产扩大了。 进入下半年,据不完全统计,市场计划生产971万吨甲醇装置。 考虑到实际情况,部分生产能力预计推迟到明年1~2季度投入。 生产能力投入高峰时间 从总量来看,近年来国内甲醇生产能力的年投入量在500万吨左右,但预计2020年投入总量将接近900万吨。 这是今年甲醇软弱的重要原因之一。 虽然可以从已知的装置推测将来的产能投入节奏,但预计明年的产能投入量将在600万吨以内。 这对甲醇上游和中游企业来说,也许可以松一口气。 增速与价格的关系 甲醇的价格依赖于供求关系,但需求方的计算不是那么直接,因此更直接的参考指标之一是GDP的同比增加。 从增速差的图表可以看出,甲醇整体的增速以GDP的增速为中心大致上下变动,其中14年增速高,价格下降区间,16年对应于高增速对应价格的相对底部阶段,到当年4季度为止开始出现后续波澜的巨大反弹这说明有生产也不可怕,有过早的生产才可怕。 2020年有望实现甲醇生产能力的超高增速和超低GDP增速,相应的甲醇价格也创历史最低。 从明年的情况来看,这种交叉的情况明显会得到修复。 换句话说,我们可能站在产能循环的拐点上。18年后,海外装置的投入产量逐年减少。 2020年,海外装置的生产开始计划很多,预计伊朗的Busher装置会变成负数,海外供给会继续增加。 但是考虑到疫情的影响,部分装置开始生产的进度大的概率被延期了。 但是,从平衡表的导出来看,进口量维持在高水平,有望持续到年末。 海外供给增速 今年以来的海外增速也超过了19年,虽然有疫情的影响,但预计年生产开始总量将达到500万吨。 海外生产总值接近6800万吨。 今后两年市场产能投入量将逐渐变窄,明年预计投入400万吨。 产能周期的价格特性 从产能投入周期来看,市场价格和产能基本上是相反的关系,但在节奏上彼此有一些差异。 在市场库存高、未来不确定性大的情况下,市场参与者一般会经历过去漫长的下载渠道,对局面的好转抱有疑问,对应的价格低点一般发生在产能高之后。 但是,如果库存水平不高,市场将来的供给收缩状况好的话,价格拐点会比产能先投入拐点。 产能循环的最后战略特征 尖塔圆底——的顶部通常极度兴奋,陷入恐慌逃走,底部通常在疑问中逐步修复,企业稳定,状态良好。 底部的看天空气氛浓厚,惯性也大,不创新,但由于位于底部的位置,新低多伴随着有效的回收。 判断产能底部的交易是左侧的交易,不适合重仓。 注:能力周期拐点只意味着年生产量的减少,不意味着0生产。 全球贸易趋势的变化 对外贸易依存度 2010年以后,甲醇进口量持续下降,期间曾经出现过大规模出口,但这几年,甲醇进口量逐年上升,现在从14年352万吨的纯进口量突破了1000万吨。 预计2020年将突破1100万吨。 从进口依存度的增加来看,过去几年来进口依存度加剧,国内市场对海外甲醇的强烈需求折射。 但是,对于甲醇进口商来说,没有人能想到14年前进口量逐年减少的品种,多年后进口量增加了3倍以上。 这就是产业周期的魅力。 海外对中国贸易的依赖程度 比起中国对海外甲醇的依赖,其实海外甲醇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更高。 随着中国进口量持续上升,现在海外供应量的20%流向中国。 值得注意的是,2014年以来新生产的装置已满产,至今已生产了约4900万吨甲醇。 以2014年为基准,至今全国甲醇进口量增加了2900万吨。 这表明,新装置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为60%左右,如果以海外装置的平均7~8成开工,新装置的极限依赖度将达到75%。对进口商来说是罕见的好日子 从2013年到2019年,甲醇进口商的生活很辛苦。 从图中可以看出,进口利润几乎保持在50元/吨左右,但实际上(升水)超过2%,因此增加了汇率差损益和汇率成本(欧元和长期保证)等,进口商难以持续获利。 2019年,随着产能投入周期的到来,海外供给过剩,应对进口商被动局面的扭曲,甲醇单吨的进口利润维持在100元/吨左右,个别时间达到200元/吨。